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鸿儒的《自浑源赴大同道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感受。首句“仆从衣裘薄”写出了随行人员衣物单薄,暗示了环境的严寒,展示了冬季出行的艰难。次句“溪山冰雪深”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险峻和气候的恶劣。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西风象征着前行的阻力,剑首被风吹动,暗示诗人坚韧不拔的决心;而晓日的照耀则象征希望和理想,琴心则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音乐情怀或志向。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想要平定边疆的豪情,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情绪,因为他的策略尚未实现,只能在出塞的吟唱中寄托情感。

最后两句“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揭示了诗人的忧虑,作为一个书生,虽然怀抱壮志,却担心岁月流逝,白发渐生(二毛),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油然而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志向与现实的困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一定的个人抒怀和时代背景的结合。

收录诗词(16)

王鸿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州道中

十年江左宦情阑,此日并门复强颜。

细柳依依标北道,生烟漠漠护前山。

数声清管鸣蛙沸,一点黄尘探骑还。

回首中原渺千里,白云飞处是乡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东汉外戚传

金貂赫奕侍中家,恩托椒房宠莫涯。

连苑高楼临紫陌,倾城名妓按红牙。

君王自是光明烛,竖子终为顷刻花。

所惜覆车无戒者,青编常遣后人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至后三日雨雨连夜复三日

江南冬月气犹温,风雨潇潇至后繁。

钟阜云迷禅寺塔,秦淮潮上酒家门。

闲来访戴难乘兴,老去游吴易断魂。

何似乡关醉呼骑,短衣冲雪猎平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范斋李先生致仕还吴

春色俄看到枳花,江东行客理归艖。

世途水马波难溯,吾道人龙迹已遐。

安世平生多气节,少陵老去忆桑麻。

袖中未有留戡疏,羞向灯前看莫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