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塘万松歌

天山尾,万柳红,天山根,万本葱,天山之口万树松。

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

中间凿空处,不见草与木。

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

忽破天膜膏四流,神尧以前无此绿。

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

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

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

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

塞水浅深伏沙窝,山底乱流成塞河。

荒唐神物山之下,满山皱碧翻层波。

松面峰头倏向背,马力松风相进退。

万里南天树海人,直到天西泛松海。

离奇藉撑西北倾,山石粗耳松其精。

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

我抚松身得石理,结交结心有终始。

雪消雪满自年年,凿尽天山松不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山脚下万松林的壮丽景象,以“松”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松树比作“天山之口万树松”,形象地描绘出松树在天山脚下的密集分布。同时,诗人通过“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等诗句,赞美了松树在大自然中的独特地位和生命力,仿佛它们是天地间最古老的见证者。

接着,诗人描述了松树与天山之间的互动,如“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表现出松树与天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松树似乎能触及天空的深处。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诗中还提到了松树与雪的关系,“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形象地描绘了雪与松之间的对抗与和谐共存,展示了松树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坚韧的姿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松树的敬仰之情,“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讽刺了那些只看重物质价值而忽视精神内涵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松树结缘,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

韦佩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星星峡

平沙浩如海,古石辗尽烂。

一朵飞来峰,巨掌擘各半。

山心既内养,石理不外散。

暗泉流草根,注涧却复断。

方当入山初,但觉马蹄慢。

景聚无虚引,境新得遥看。

人居同虎帐,僧饭煮鸾毈。

幽榻留云多,闲窗借青汉。

月廊老树垂,风殿春灯乱。

驿程与流年,夜烛光中换。

怪底寻梦难,铃语歇已旦。

形式: 古风

天山快雪

皑皑万古此天山,我到飞霙绕髻鬟。

山意欲联新旧雪,天心不阻去来关。

马蹄笃速翻银盏,蟾魄分明吐玉环。

自喜年来犹健在,不同韩老畏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天山仍次前韵

伊吾瓜地近龙沙,我到清和未茁芽。

万井云槔翻渴鸟,千畦烟笕走修蛇。

雪融甫下东陵种,秋熟应劳北使车。

回忆儿时浮满瓮,而今泛梗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哈密回城九龙树行

伊吾城,滚白寺,红柳千年谁位置?

火龙得气欲拿云,金蛇作势先蟠地。

孤根劈破剩苍皮,皮开迸出轮囷枝。

枝分四兮干分九,忽伏忽起争离奇。

枝枝珊瑚撑,叶叶翡翠垂。

扪之鳞甲赤,雪后全身白。

一生梦不到楼台,百弓地只邻阡陌。

可有少妇红泪弹,那得文人青眼看。

竟使奇才沙碛老,殊方苍莽悲穹昊。

岂知杰士成大功,半在龙沙绝域中。

卫霍奇勋书竹帛,韩范高名争华嵩。

历尽冰霜神骨清,不经忧患何由生。

柳乎龙乎吾语尔,莫因坎?鸣不平。

会须腾挪天上行,洒雨润泽千夫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