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百一诗(其七十六)

食槽胀虽烙,多缘腑病生。

胃翻加止沫,何药效能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第七十六首,通过简短的四句,探讨了疾病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首句“食槽胀虽烙”,以“食槽”比喻人体消化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因饮食不当导致的腹部胀满不适,如同食物堆积在食槽中,难以消化吸收,仿佛被“烙”在体内一般。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病症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病症的严重性。

次句“多缘腑病生”,点明了病症产生的原因,即源于腑脏功能失调。这里的“腑病”泛指内脏器官的疾病,强调了身体内部环境的不和谐是引发各种不适的根本原因。

第三句“胃翻加止沫”,进一步描述了病症的具体表现。胃部翻动,可能是因为胃气上逆,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止沫”则暗示了可能伴随有泡沫状的分泌物,这可能是胃液反流或消化不良的表现。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病症的细微变化。

最后一句“何药效能成”,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面对这样的病症,何种药物才能有效缓解?这不仅体现了对药物治疗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医者在面对复杂病情时的思考和探索精神。这一句引人深思,暗示了寻找适合病症的治疗方法是一个需要智慧和经验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疾病与治疗的关系,既体现了医学知识的普及,也蕴含了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对医疗实践的反思。

收录诗词(110)

徐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良百一诗(其七十七)

小胯骨若痛,牵连雁翅疼。

从针须得穴,用药更持锋。

形式: 五言绝句

王良百一诗(其七十八)

曲池鹅鼻骨,胀时不在针。

芸台并紫葛,巴豆最功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王良百一诗(其七十九)

附骨侵于膝,走骤多饶失。

火烙意还粗,药消为第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质]韵

王良百一诗(其八十)

筋胀用猪脑,冷药用蛇床。

细辛并稿木,米醋及生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