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峰老师

一室千峰隐,霜颅半世空。

潮音生海月,铃语报天风。

垂老身能健,安贫气益雄。

翻怜门外子,朝暮在途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一室千峰隐”,以“一室”对比“千峰”,营造出一种隐居者身处幽静之所,却仿佛与千山万壑相连的意境,暗示着内心的广阔与超脱。接着,“霜颅半世空”一句,通过描述隐者半生已过,鬓发如霜,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

“潮音生海月,铃语报天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潮水的声音仿佛是海上的月亮在诉说,而风中的铃声则像是在报告着天际的风向。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也寓意着隐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垂老身能健,安贫气益雄”则是对隐者身体力行、精神坚韧的赞美。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即使生活清贫,内心却更加坚定和豪迈。这体现了隐者面对生活的态度——不畏艰难,自得其乐。

最后,“翻怜门外子,朝暮在途中”表达了对世俗中忙碌奔波之人的同情。门外的子,指的是那些终日忙碌于尘世中的人们,他们朝朝暮暮都在路上,或许正为了生活奔波劳碌。这句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功利、忽视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方式的推崇。

收录诗词(45)

洪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吴仲穆

入郭门通水,君家水映门。

里中高士卧,河上丈人尊。

不请月当户,自生花满园。

豆蓬时散影,此际共谁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夜宿石湖口

野泊湖汀岸草萋,楞伽寺里问禅栖。

西岩缘壁人初定,北岫开林鸟乱啼。

微雨凌波纹转细,长风吹核物堪齐。

只今箭径横塘水,还过吴宫与越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入山得焦弱侯书有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人聊自遣,此语总非真。

学问多奇字,观书少斫轮。

何时策杖屦,共醉秣陵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峨眉仙人寄昆岑诗五首(其一)

谪向人间仅一周,而今限满恐难留。

清虚有约无相负,好觅当年范蠡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