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七)

玄玄玄,太颟顸。了了了,没边表。

有生有灭,特地乖张。无去无来,转见漏逗。

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

不舍凡夫法,而修诸胜行。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修行过程的独特理解。

首先,“玄玄玄,太颟顸。了了了,没边表。”这两句以“玄”与“了”的对比,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的深邃与清晰。玄,意味着深奥、难以言喻;了,则表示明了、清楚。两者并置,既揭示了真理的神秘莫测,又展现了寻求真理者的智慧与决心。

接着,“有生有灭,特地乖张。无去无来,转见漏逗。”这里通过“有生有灭”与“无去无来”的对比,探讨了生命的循环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有生有灭描述了生命的短暂与变化,而无去无来则指向了存在的永恒与不变。这种对比强调了在生死轮回中寻找不变之源的重要性。

“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凡夫法,而修诸胜行。”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不起寂灭定,意味着不陷入静止或空无的状态,而是保持行动与觉知;现诸威仪,即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修行的风范。不舍凡夫法,表明不排斥世俗生活,而是在平凡中追求卓越。这体现了禅宗中“在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的理念。

最后,“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这两句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的核心:随顺自然,认识本性,不因外界的喜乐或忧愁而动摇。随流,意味着顺应自然,不强求;认得性,则是认识到内在的本质。无喜亦无忧,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稳定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修行与真理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我,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八)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

一飞六月息,一诺千金重。

滔天必江海,崔嵬必山岳。

先知觉未知,先觉觉后觉。

打开无尽藏,运出无价珍。

不依倚一物,显示本来人。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九)

突出难辨,久参未免躇蹰。

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金风扇物,玉露垂珠。

雁过长空,蛩吟幽砌。

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

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

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

向千圣顶?上,有时露出佛祖莫穷底机关。

于一毫端中,有时演出主宾互换底文彩。

经天纬地,玉转珠回。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一)

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

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

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

出没卷舒,得大自在。动若浮云,止犹谷神。

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