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眠吟二首(其一)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独眠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睡,孤独无伴的寂寞心情。"夜长无睡起阶前"描绘了一种深夜无法成眠,只能起来站在庭院中的景象,反映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寥落星河欲曙天"则通过对星空的描述,渲染了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天色渐亮,但夜还未尽的时间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过去十五年的回忆。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每当明月高悬之夜,诗人的床榻总是空冷,没有伴侣的温暖。这里的"明月夜"象征着美好而又让人思念的情境,而"何曾一夜不孤眠"则强调了诗人长久以来的独处生活和内心的孤寂感受。

这四句诗通过对夜晚、星空、月光以及个人历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情怀,以及对于美好而又疏离事物的无奈与向往。白居易以其鲜明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情感,使这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抒情色彩,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夜晚孤寂生活的一幅动人画面。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独酌忆微之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看采莲

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

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在卧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看采菱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

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

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

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