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虞美人》,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诗中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的情感。"果能识得西来意",暗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佛法的本质,才能达到超脱或成佛的境地。"入家心性出家身"揭示了修行者内心的转变,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出家人的精神境界。
"证到大乘境界最多情",大乘佛法强调普度众生,诗人借此表达对慈悲与智慧的追求,认为这种境界是最具深情的。接下来的"沉吟寸草春晖杳",通过描绘春天草木生机盎然的画面,寓言般地传达出对生命短暂和佛法永恒的感慨。
"刻画臣能造",这里的"刻画"可能是指艺术创作,诗人以艺术家的笔触赞美佛法如艺术般精细入微,能够深入人心。最后两句"应知作者古名家,硬笔盘空奡兀复安排",诗人自谦为古代大家,运用硬朗的笔法,精心布局,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意与艺术,既有对佛法的哲思,又有对艺术创作的赞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