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荒凉与人民的苦难。"襄樊四载弄干戈",襄樊是古地名,这里代表战争频繁的地方,"四载"意味着连年累月,"弄干戈"则是形容战争不断。接下来的"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表明由于战乱,原本应该听到的渔夫和樵夫的歌声都不再出现了,这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荒凉与人心的恐慌。
"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对现状的疑惑和不满。"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则是比喻时间在流逝,而物质财富和粮食都在不断减少,这暗示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
"柘枝不用舞婆娑",这里的"柘枝"可能指的是用于祭祀或娱乐的器具,因战乱而不再使用,表明人们生活中的乐趣与文化活动都已消失。"丑也能多,恶也能多"则是形容战争中的人心变得丑陋和邪恶。
最后两句"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富贵之家,而他们"日日买朱娥"可能是在寻求娱乐或是对奢侈生活的描绘。末了的两个问句,则直接质疑当下的军事和民生状况,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正常生活、导致物资消耗和人心恶化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于当下社会状况的强烈质疑。
不详
名字不详。存词一首
冲虚脱屣世绵绵,胜地人来尚凛然。
不见綵云迎皓鹤,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阶蔓草迷香径,偃盖寒松杂暮烟。
静化信从无妄得,堪思汉武亦神仙。
照坐壶冰寒凛凛,北斗挥浆均祓饮。
兴庆池头春色浓,乱柳摇金花罩锦。
雕章丽藻俱时才,落笔颂歌两两台。
府公莫惜玉山醉,明日天纶凤诏来。
当年宋壁。血拥河流赤。
全护东南形胜,百易万、五神力。人心同奋激。
立此生民极。哀角载歌霜晓,琼□、圣容怿。
忠忱谊愊。对越如丹赤。
缅想遗风馀烈,犹身见、古颜色。惟馨非黍稷。
穆穆歆明德。簟滟芳彝须醉,回云旞、佑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