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注释

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无端:谓无由产生。
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
良匠:泛指在某方面技艺精湛的人。
形容:形体和容貌。
当风:正对着风。
吹嘘:吹助,指风吹。
蟾宫:月宫,月亮。
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碧霄:青天。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宋代词人侯蒙的作品,以自述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才华被忽视后,终于得到认可并有望更上一层楼的心境。首句“未遇行藏谁肯信”,描绘了作者在未被赏识时的孤独与不被理解,暗示了过去的艰辛。接着,“如今方表名踪”则揭示了当前处境的转变,才华开始显现。

“无端良匠画形容”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被画师描绘的对象,形象地表达出才华被发现的过程。“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进一步展现自信,表明作者相信凭借才能和机遇,能一飞冲天,达到更高的境界。

下片“才得吹嘘身渐稳”继续描述上升过程中的感受,如同鸟儿受到风力推动,逐渐稳定。“只疑远赴蟾宫”借用嫦娥奔月的典故,象征着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雨馀时候夕阳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寓意着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成功与荣耀。

最后两句“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暗示了对那些仍在平凡中的人们的无声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成就的自豪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侯蒙对于才华被认可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

侯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 字:元功
  • 籍贯:密州高密(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54~1121

相关古诗词

渔樵

渔樵结伴住山溪,蓑笠生涯路不迷。

洞口桃花春水满,峰头槲叶夕阳低。

故人莫遣寻严濑,太守何须说会稽。

换得酒来歌得曲,大家不惜醉如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凤山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笋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形式: 古风

余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抱兹苦心娱以文字既绝笔于斯录复长吟以系之(其二)

天不奈何无可问,世皆如此有谁听。

为侬指点春知处,惟有垂杨眼独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余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抱兹苦心娱以文字既绝笔于斯录复长吟以系之(其一)

可笑春蚕有许痴,年年辛苦为他谁。

恰如贫女飞梭了,挂体何曾有一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