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感慨。首句“金乌侧脑玉蟾愁”描绘了日月星辰的静态愁绪,暗示世间万物皆有情感。接下来,“九州如梦花含羞”将大地比作梦境,花朵含羞则象征着世事的虚幻与无奈。
“凤鸟不鸣河图隐,陇西狂客多诛求”借凤凰不鸣和神秘图腾的消失,暗指盛世不再,权贵横行。“海狱清音在何许,皇娥泪滴潇湘渚”则通过神话中的海中仙子和湘水哭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
“七字骚人万古魂,青天惆怅不能语”是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以及诗人自身无法言说的悲愤。“千年桃去王母嗟,龙醒守珠鲸护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和珍宝守护的主题,龙的觉醒象征着权力更迭。
最后两句“毋乃乘云奏清角,苍梧崩剨如奔沙”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凉的画面,似有仙人奏乐,但伴随着苍梧山的崩塌,如同流沙般迅速消逝。结尾处“手版霹雳字奇伟,白玉楼成上箕尾”以奇特的书法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现实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孙元衡作为清代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