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闻笙次赵元父韵

碧桃花外听缑笙,袅袅馀音度月明。

风静啭春莺出谷,夜深警露鹤传更。

十三簧冷参差影,廿四栏高缥缈声。

愁想嵩山归未得,醉魂清绝梦难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聆听笙乐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碧桃花外听缑笙”,以碧桃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雅的环境,缑笙则是古代传说中仙人的乐器,此处借以象征高洁脱俗的音乐。接下来,“袅袅馀音度月明”一句,通过描述余音在明亮的月光下飘荡,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美妙与超凡脱俗。

“风静啭春莺出谷,夜深警露鹤传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笙乐与自然界的鸟鸣、鹤唳相映衬,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音乐如同自然之音,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同时,“风静”与“夜深”也为音乐的播放提供了宁静的背景,使得音乐更加纯粹和深远。

“十三簧冷参差影,廿四栏高缥缈声”则通过具体描绘笙的构造和演奏时的声音,展现了音乐的细腻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这里“十三簧”和“廿四栏”分别指笙的组成部分,通过“冷”和“缥缈”的形容词,突出了音乐的空灵与寒意,仿佛能穿透时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愁想嵩山归未得,醉魂清绝梦难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可能在思念着远方的嵩山,渴望回归自然或某种精神上的归宿;另一方面,音乐的美妙又让他陷入深深的沉醉,难以自拔,以至于连梦境都难以成形。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体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音乐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音乐与自然、情感与思考之间的深刻联系。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荪壁惠白踯躅口占以谢

何人种玉白云边,岁岁花开叫杜鹃。

乞得东风一枝雪,等闲归诧鹤林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中谢友人相问

卧病残春亦可嗟,萧然一閤闭如蜗。

尺铛自课童煎药,丈室应无女散花。

患难时方知谊友,炎凉医亦厌贫家。

兼旬不踏门前径,绿叶青阴渐可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病起偶成

负暄行药小徜徉,困卧长安意自伤。

短发怯梳霜柳脆,衰容销镜病梨黄。

熊经龟息持新诀,马勃牛溲试旧方。

解祟送穷浑未验,数奇应笑贾司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徐道士之剡六言二首(其一)

化鹤曾游赤壁,笼鹅又过山阴。

带月片帆归去,凌风一剑飞吟。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