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四)

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

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

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高高的厅堂放着书几,帷幕直挂与云相齐。
夏天的衣物还适合葛布,秋天的果盘已经摆满了梨。
官府自酿的酒足以让人微醉,古老的锦绣却无从下笔题诗。
独自对着灯花感到欢喜,厚重的城墙阻隔了夜晚的闺房之思。

注释

高堂:厅堂。
置:放置。
书几:书桌。
连幕:连绵不断的帷幕。
云齐:与云相平。
暑服:夏季服装。
葛:葛布(一种轻薄的夏衣材料)。
秋槃:秋季的果盘。
饤梨:摆放梨子。
官醪:官府自酿的酒。
聊足醉:足以使人微醉。
古锦:古老的锦绣布料。
不成题:无法题写诗句。
空对:独自面对。
灯花:灯芯燃烧后的结块。
喜:欢喜。
重城:厚重的城墙。
隔夜闺:隔夜的闺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所处的书房环境和日常生活。"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开篇即展现出书房的高大宽敞,书几上堆满了书籍,仿佛直抵云端,显示出主人的学识渊博。接着,"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诗人提到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他仍穿着轻便的葛布衣服,而秋季的果盘上已经摆上了梨子,生活细节中流露出淡泊宁静。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诗人享用着简单的官府酒,足以让他微醺,但面对满室的古籍,却感到无从下笔,暗示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内心的沉思。最后两句"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诗人独自对着闪烁的灯花感到欣喜,因为夜晚的寂静让他能专注于思考,同时又透露出一丝孤寂,因为隔着重重城墙,他与远方的闺中人相隔遥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书房生活的恬静与深沉,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三)

蔡侯南国秀,经纬耿昭回。

文史蛙生甑,风云蛰起隈。

吾君求助意,之子为时来。

万缕防秋费,何如一士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二)

雄深张子句,山水发天光。

黄鹄愁严道,玄龟困吕梁。

爱君豪颖脱,嗟我病伧囊。

骥尾何当附,西风万里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一)

平生邓夫子,文墨晚相依。

台阁佳声在,湖湘爽气归。

诗誇束笋密,发叹耨苗稀。

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

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已似诸荀并才子,复如群窦占诗名。

尚吟河水怜孤侄,应与乡人痛伯兄。

老鹤长鸣近天汉,可容丛灌和骊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