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病里韶华。

消尽吟情枉自嗟。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

薄命杨花。底事伤心聚一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春逝的惋惜与哀愁。开篇“惜春春去留难住”,诗人以“惜”字开头,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春光易逝,无法挽留,这种情感在“留难住”三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接着,“愁里年华。病里韶华。”这两句将个人的愁绪与年华的流逝紧密相连,不仅感叹时光匆匆,更是在病痛中感受岁月的无情。这里的“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或青春年华,通过“愁”和“病”的状态,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痛苦。

“消尽吟情枉自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满腔的感慨与思绪(“吟情”),却只能徒然叹息,无法改变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这一句中的“枉自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力与悲凉。

下半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薄命杨花。”狂风暴雨催促着桃花和杨花的凋零,桃花短暂的生命与杨花的轻薄命运在这里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桃花与杨花的“飘泊”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漂泊不定。

最后,“底事伤心聚一家。”这句话将情感推向高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哀叹。在诗人看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似乎都难以逃脱悲伤的命运,这种聚在一起的“伤心”,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世界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

袁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去年今夜他乡月。病酒兼伤别。今年又见月团圞。

赢得今宵身在、故乡看。人生几度逢今夕。

莫问阴晴缺。茫茫合向醉中过。

自把一尊清酒、酹嫦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临江仙

记得钗分悲永别,经年砚匣尘封。

而今重展泪花浓。伤心留断句,铃印未销红。

玉镜台前馀独影,梨云梦断无踪。

新愁旧恨压眉峰。茫茫泉路杳,何处盼鳞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念奴娇

轻寒轻暖,又溟濛、作弄酿花天气。

别有幽怀非中酒,可奈困人如醉。

一缕情柔,三生梦浅,不问年华逝。

春光何限,等闲都付流水。

应惜燕妒莺嗔,啄残红蕙,护少金铃系。

参到禅机原是幻,那管风凄雨细。

絮已沾泥,丝偏织茧,难断悲凉意。

绵绵长恨,问天天也知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唐多令

惯送往来舟。风生瑟瑟秋。傍荒滩、影共江流。

一片冷云低欲护,栖不定、有沙鸥。浑似柳绵柔。

吹残红蓼洲。叹年华、逝水难留。

最是愁多头易白,担尽了、别离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