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小阁戏作呈广心诸公

帝青一色女墙头,况复龙山影里游。

草阁柴扉依佛界,白沙翠竹使人愁。

可惜可怜空掷度,罗袜凌波渺何处。

会须桃叶倚春风,判却扁舟入烟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首句“帝青一色女墙头”,以“帝青”形容天空或远山的颜色,给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感觉,“女墙头”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可能是高处或是城墙之上,眺望远方。接着“况复龙山影里游”,将视线转向龙山,山影投射在地面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草阁柴扉依佛界,白沙翠竹使人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草阁和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与“佛界”相连,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而“白沙翠竹”则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景象,竹子的绿色与沙子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内心的感慨。

“可惜可怜空掷度,罗袜凌波渺何处。”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可惜可怜”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而“空掷度”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接下来的“罗袜凌波渺何处”,通过想象中的女子轻盈的步伐,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惋惜和失落的情绪,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最后两句“会须桃叶倚春风,判却扁舟入烟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希望未来能像桃叶那样,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或许也意味着诗人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或是追求一种超脱于尘世的生活状态。同时,“扁舟入烟雾”则可能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或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00)

洪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峰阁作呈广心从老

七峰层叠割人境,宝阁排空春昼静。

朱甍碧瓦势欲飞,琼树瑶林烂相映。

谪仙对此佳兴发,人物山川两清绝。

维摩方丈夜阒寥,老人宴坐无言说。

形式: 古风

又示海会老子

七峰玉立相排荡,宝阁翚飞云雨上。

雪馀璀璨映寒空,雨霁参差入晴望。

阁中禅老更壁立,下视群山丈人行。

蛟龙头角碧潭寒,江南赤地空惆怅。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同鸿父游南寺

薄寒中人晖景晚,江头兰若同游衍。

蛛丝垂户像设深,蜃气成楼钟韵远。

机发于踵宝藏俱,神物护持胜事殊。

更向僧房捉麈尾,令人欻忆聘君湖。

形式: 古风

同诸人西寺避暑

连廊四注塔中起,五月殿阴作商气。

竹床午枕耐睡魔,宝铎天风吹佛事。

小冠捧腹绕檀栾,坐隐应迷日下山。

骑马归来还执热,蚊雷虺虺满人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