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杂兴(其三)

栖栖犹未定,去去复何求。

纵有刘伶酒,难消杜甫愁。

黑云天易晚,红叶树多秋。

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忙碌奔波仍未安定,离开后又将追寻什么?
即使拥有刘伶海量的酒,也无法消除杜甫深深的忧虑。
乌云密布,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红叶满树,秋天的气息浓厚。
这悲伤凄凉的笛声实在难以忍受,是从哪座楼上传来的呢?

注释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去去:离去,离开。
刘伶酒:指海量的酒,刘伶以善饮著称。
杜甫愁:杜甫的忧愁,这里借指深沉的忧虑或哀愁。
黑云:形容乌云密布。
红叶:秋天树叶变红。
多秋:形容秋天景象浓厚。
哀怨:悲伤凄凉。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何处楼:不知何处的高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三)》,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漂泊不定和内心愁绪。首句“栖栖犹未定”表达了诗人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还未找到稳定之所。次句“去去复何求”则揭示了他对于未来的迷茫,不知所求何物。

接下来,诗人以刘伶的典故暗示自己即使有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暗指自己的愁苦超越了物质的慰藉。"黑云天易晚"描绘出秋日傍晚阴沉的景象,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凄凉气氛。"红叶树多秋"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萧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直接点出笛声的哀怨,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伤,而那笛声又来自何处的高楼,更显孤独无依。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与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无奈。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暮秋杂兴(其二)

自怜今老大,空忆旧欢娱。

翻覆看时事,艰危涉世途。

客身湘浦雁,归梦越乡鲈。

安得神仙术,行藏寄一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暮秋杂兴(其一)

门巷多车马,空斋掩半扉。

天时秋后变,人事日来非。

岁月销英气,风霜敝客衣。

谁知光景短,冉冉去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在家僧自在窝

此即家山处,春风住几年。

昼看红日坐,时抱白云眠。

半榻清闲地,一龛安乐禅。

丛林有规矩,何似且随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陆介夫隐居图

竹篱茅舍处,此是陆家村。

惟有鹤看屋,更无人到门。

古琴长挂壁,春酒自盈樽。

似隐还非隐,幽居亦寓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