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

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

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

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描绘了秋日里马匹在马厩中长嘶,似乎向往北方的自由;而边疆的大雁却渴望向南迁徙。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动暗示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物本能的迁移,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颔联“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天的氛围让诗人产生了共鸣,仿佛能理解并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生命在这一季节里的独特情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则转而探讨社会现象与个人思考。诗人质疑世俗对黑白的偏见,同时自省自己是否也陷入了某种观念的束缚之中。这里的“青出蓝”可能暗指个人成长或转变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反思。

尾联“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则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鹿门山是古代文人隐居之地,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德高望重的智者交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提升。这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真理、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始闻雁

长风送羽翼,千里逐阳和。

朔漠应飞雪,江湖始见波。

识时机不浅,愁旅叫空多。

勿以稻梁故,早飞乘网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府公说牡丹盛开是日逼晚意不及观

落日含明艳,轻风袭煖香。

传闻乱人意,相见弄春光。

醉里岁空晏,愁中夜未央。

异时惊丽绝,秉烛正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与杨十二廷评同登城东门

绿树浮萍合,青山画障开。

登临共今古,壮观杂欢哀。

长日消棋局,微风引酒杯。

浮云满西北,容易雨飞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暮闻莺

醉里春空尽,江边客未归。

可怜鸣晛皖,似欲诉芳菲。

珍树移时语,残花入眼稀。

离居亦幽独,求友莫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