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八)

上海仓皇便弃军,白龙鱼服走纷纷。

昆山城上争相问,举首呈身称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动荡中的众生相。

首句“上海仓皇便弃军”,描绘了上海在紧急情况下军队迅速撤离的混乱场景,暗示了局势的紧迫和不稳定。接着,“白龙鱼服走纷纷”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们在危机中四散逃亡的状态比作鱼儿在水中游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群的慌乱与无助。

“昆山城上争相问,举首呈身称使君”则聚焦于昆山城的反应,人们在危难时刻聚集城头,急切地询问和确认领导者的身份。这一细节反映了民众对稳定与权威的渴望,在动荡中寻求依靠的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历史转折点上的社会面貌,展现了人民在面对危机时的恐惧、困惑以及对秩序的强烈需求。通过对比和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九)

半遭锋镝半逃生,一处烽烟处处惊。

听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

形式: 七言绝句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

新城斗绝枕东危,甲士千人足指麾。

壁外波涛空日月,城头忽竖海王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一)

海岛蛮夷亦爱琛,使君何苦遁逃深。

逢倭自有全身策,消得床头一万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二)

海潮新染血流霞,白日啾啾万鬼嗟。

官司却恐君王怒,勘报疮痍四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