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家子范明经

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

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

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

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赠家子范明经》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才华的欣赏。

首联“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开篇即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入,两位朋友在遥远的大瀛之地相遇,彼此相视而笑,这份情谊超越了地理的距离,更因为共同的背景——龙田谱序相同——而更加深厚。这里不仅描绘了相聚的喜悦,也暗含着对共同经历和身份认同的肯定。

颔联“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才华与气质。将友人的智慧与成就比作从金粟中生出的慧业,寓意其思想深邃,如同金粟般珍贵;同时,以“神姿清比玉兰丛”形容其高洁的品格与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玉兰花在绿叶间绽放,清新脱俗,令人赞叹。

颈联“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则直接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将友人的文章比作倾泻的三峡之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又如横扫千军的笔阵,展现出其文采飞扬、笔力雄浑的一面。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宏大与力量,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文才的高度评价。

尾联“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友人在端门缓步前行,其诗作被早早地陈列于御屏之上,得到君王或权威的认可与推崇。这不仅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充分展示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西园见山池有感,作示友人

人生世上苦不足,愿大焉能偿所欲。

身才饱煖思艳妻,既得艳妻慕金玉。

天台四万八千丈,巨海茫茫路莫续。

洞庭三万六千顷,层云缈缈目难瞩。

妄想能教鬼魅乘,暗里牵人投桎梏。

何如园圃养吾身,息机汉阴无窘促。

亭外有山排闼青,栏前有水盈池绿。

池痕添夜雨,山光映朝旭。

春来上山游,暑至临池浴。

知足即此可行乐,翀霄何必慕鸿鹄。

不然纵移天台、洞庭到我前,难免得陇复望蜀。

我劝世上人,园圃勤锄斸。

切休纤芥苦劳心,有限精神自荼毒。

图大往往小亦亡,无路可行羝藩触。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书叹四首(其一)

阳乌虚掷叹如梭,冷煖年来遍历过。

谄笑夏蛙多病客,浮华春梦付村婆。

刀能绕指经锤鍊,镜到明心费濯磨。

须把翟公为炯戒,门前方免见张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叹四首(其二)

气数茫茫未可知,生平得失每猜疑。

功轻每愧邀恩重,娶早翻伤抱子迟。

岸柳易高先落叶,岩松难长后凋枝。

但看树木犹如此,造物何曾有所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书叹四首(其三)

雌黄轻肆祸之根,守口如瓶舌且扪。

雅量面甘师德唾,恃才命不祢衡存。

欲舒积懑唯长啸,纵有微词敢大言。

棒喝从兹知猛省,幽□日日闭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