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五十五)

退迹何人继昔贤,凡途终是事谋先。

只知竞逐浮云富,谁解惊嗟逝水年。

寒影半疏霜后树,秋声千点雨中禅。

千般不更经营得,一榻无馀任自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谁能接续前人的足迹,凡事终究需要预先策划。
只知道追逐表面的财富,又有谁会感叹岁月匆匆。
秋日稀疏的树影在霜后更显寒冷,雨中的落叶声仿佛禅意深沉。
世间万物无法通过刻意经营得到,一切顺其自然最为适宜。

注释

退迹:退出世俗。
继昔贤:继承前贤的事业。
凡途:平凡的道路。
事谋先:事先计划。
竞逐:争逐。
浮云富:表面的财富。
逝水年:流逝的光阴。
寒影:寒冷的树影。
霜后树:霜后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雨中禅:雨中的禅意。
千般:各种。
经营:刻意经营。
一榻:一张床铺,引申为生活。
任自然:听凭自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所作的《山居诗》第五十五首,诗人以退隐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退迹何人继昔贤”暗示了诗人对于前人贤能者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自己的退隐选择。接下来,“凡途终是事谋先”强调了世俗生活中行动与计划的重要性,然而诗人对此持有批判态度,认为人们往往过于追求表面的财富。

“只知竞逐浮云富,谁解惊嗟逝水年”两句,进一步批评世人追逐名利如同追逐浮云,忽视了岁月的流逝,流露出对世人沉迷于功名的忧虑。诗人通过“寒影半疏霜后树,秋声千点雨中禅”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寂寥的秋景,借自然景象寄寓人生无常和禅意。

最后两句“千般不更经营得,一榻无馀任自然”,诗人感慨万千,认为世间种种纷扰皆无法通过刻意经营得到,唯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释延寿作为僧人的超脱和淡泊。

收录诗词(95)

释延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其四十)

遁迹无图匿姓名,万重山后葺茅亭。

随情因事搜新偈,探妙穷微阅古经。

与道交时心绝念,从缘感处物通灵。

应须长远存高节,屹屹乔松老更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山居诗(其二十四)

危岭如登百尺楼,千般异景望中收。

浮生但向忙时过,万事须从静处休。

道直岂教容鬼怪,理平唯祇使魔愁。

空门莫说无知己,满目松萝是我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居诗(其六十五)

栖真境界太玄乡,静见吾宗不可量。

好句祇凭诗断送,閒缘唯遣道消亡。

雨丝云织轻条密,烟素风抽细缕长。

竟日虚怀无一事,金瓶秋水石炉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居诗(其五十三)

林下安身别有方,营营何太路岐忙。

侯门梦过光阴促,禅室玄栖气味长。

引水灌花春日媚,移松夹道暑天凉。

衔恩略报元功处,一炷晨风散后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