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粟庵

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

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

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

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尹廷高的《赠僧粟庵》,通过对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居所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高尚品格。首句“高人不厌屠苏小”,赞美僧人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满足,对屠苏这样的寻常之物也能欣赏其细微之美。次句“世界曾将一粟包”进一步强调僧人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也能在微小的事物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第三句“旧衲每于闲日补”,写僧人在闲暇时光修补破旧的僧袍,体现了他的勤俭和对修行的专注。第四句“定钟常带暮烟敲”,描绘出僧人按时敲响暮钟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规律和内心的宁静。

第五、六句“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僧人生活环境的静谧与和谐,虫穴藤巢都与僧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展现出僧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最后一句“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敬佩,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世俗之外结下真正的清净友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扬了僧人的生活态度,也寓含了诗人对超凡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283)

尹廷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字:仲明
  • 籍贯:遂昌

相关古诗词

寄粟庵

手把黄花种翠微,蒲团清味少人知。

夜凉露湿松间衲,地冷苔侵壁上诗。

古锡占云龙去久,暮钟敲月鹤归迟。

参师欲问西来意,只恐难酬支遁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章令尹

事简寻常早放衙,槐根寂寞雀堪罗。

印生绿藓文移少,厅对青山诗料多。

千室春风响机杼,一帘夜月听弦歌。

双凫此日朝天去,白玉堂中稳佩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羽士周清卿

羽扇纶巾何在哉,仙源遗迹已尘埃。

匣中失剑龙俱去,松下无琴鹤不来。

拜斗坛荒惟败叶,烧丹灶冷锁苍苔。

孤猿叫落青山月,幽梦何曾唤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中冬日寄绿坡

畏寒终日闭柴门,世事炎凉总不闻。

老鹤踏翻松顶雪,乱猿啼裂陇头云。

强呼竹叶閒浇闷,吟对梅花正忆君。

何日相过茅屋下,夜烧黄叶坐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