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

为郎苦迟去官早,历落乡关罢伦好。

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马翁只似扶风人,乐生当作望诸君。

卧想少游何可得,拜筑高堂曾一闻。

世局风流常似此,曾见英雄长不死。

江山岁月老閒身,风雨鱼龙动君子。

沙井阑头初卜居,穿池散花引红鱼。

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

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

青春索向酒人抛,白发判教侍儿数。

烟雨楼前烟雨迷,莺脰湖边莺脰啼。

但取风光足留赏,越西还胜大江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汤显祖的诗《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仕途坎坷,早离官场,怀念故乡和旧友,尤其是对马翁和陆太宰的深深怀念。他想象在京洛春色中与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像马翁那样淡泊名利、像望诸君那样志趣高雅之人的羡慕。

诗中提到的“卧想少游何可得”,暗指对古代文人如司马相如的仰慕,而“拜筑高堂曾一闻”则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英雄难永驻,自己只能在闲适岁月中欣赏江山风月,尽管生活简朴,如“沙井阑头初卜居”的清幽生活,仍有“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的诗意。

诗人寓情于景,通过“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生活的乐趣和对艺术的热爱。然而,青春易逝,白发渐生,他选择借酒消愁,让侍儿数数白发,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烟雨楼前烟雨迷”、“莺脰湖边莺脰啼”的江南景色作结,表达对嘉兴美景的喜爱,认为嘉兴的风光胜过大江以西,寓意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汤显祖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河林有酌

风亭移石竹,为客正开襟。

宿鸟过残雨,吟虫傍积阴。

故心人不浅,秋色夜方深。

便合丘中去,相招鸣一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客归岳州

枫隐号蝉急,林开放耽轻。

柳烟眠际稳,江月醉余清。

夜色遥湘渚,秋阴冷岳城。

还怜洞庭水,渔笛与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初入秣陵不见帅生有怀太学时作

佳人迟暮思何其,直是郎潜世不知。

世路未嫌千日酒,才情偏爱六朝诗。

入门便坐从炊黍,上榻横眠听解颐。

独怪过江愁欲死,眼前秋蟹要人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比部供奉采药扶侍太夫人归粤比部故侍御殿中

白云司发桂花丛,彩袖承亲碧海东。

潘岳宴林逢令节,沈郎行药正秋风。

先抽美草占年乐,盛取菖蒲益帝聪。

并道春祠惟坐啸,也能符遣及花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