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赠友人廖自勤王恪赴交趾》(其一)中的片段,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与勉励。
“万里南交路,君今作远游。” 开篇即以“万里”形容路程之遥远,“南交路”点明目的地为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地区。友人即将踏上这漫长而艰险的旅程,诗人以“作远游”表达对友人此行的感慨和敬意。
“着鞭临祖道,受诏出皇州。” “着鞭”意味着准备出发,“临祖道”则是指在送行的路上,即将离开家乡踏上征程。“受诏出皇州”则表明友人是奉命而出,肩负重任。这两句描绘了友人临行前的场景,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使命的庄严。
“汉柱云烟古,秦林瘴疠收。” 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友人的行程与古代的汉、秦两朝相联系,赋予了旅程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云烟古”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秦林瘴疠收”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友人克服困难的决心。
“幕中如有问,珍重为参谋。”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叮咛和祝福。即使在远方,友人若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诗人希望他能记得寻求建议,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安全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和勉励,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