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与对过往经历的回忆。首联“孰裹经旬饭,谁同夜雨床”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孤独感,暗示着长时间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寂寞。接着,“何妨散花女,聊伴食鱼庄”两句,似乎在想象中寻求慰藉,通过虚构的“散花女”和“食鱼庄”来寄托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情怀。
后四句“拟唤桃根渡,还思范蠡航。江湖真落手,身世可兼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提到古代人物桃根渡和范蠡,分别与东晋才女桃根和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范蠡有关,借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最后,“江湖真落手,身世可兼忘”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怀念,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