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丁复写给杜清碧先生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杜先生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敬仰。首句“先生九曲溪边住”描绘了杜先生居住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仿佛一幅山水画卷。次句“锦里风光太逼真”则赞美了他所处之地景色的优美,如同锦绣之地一般引人入胜。
诗中提到“当代如求董狐笔”,将杜先生比作古代史家董狐,意指他在文字功夫上有着非凡造诣,能公正记录历史。而“名家政要杜陵人”则暗示杜先生虽然未在政坛显赫,但他的才学足以匹配名流之列,如同唐代大诗人杜甫。
“玉堂金马频催诏”暗指朝廷频繁征召,然而杜先生却以“朱绂银鱼懒挂身”表达对官场的淡泊,宁愿享受隐逸生活,不愿受官场束缚。最后两句“闻道少微星不夜,已知江上有垂纶”借用“少微星”象征杜先生的才德,即使不在朝廷,其光芒依旧照耀,而他选择在江边垂钓,过着闲适的生活,寓意深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杜先生的才情和人品,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