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养梅置窗间

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

截筒存老节,折树冻疏枝。

静牖初安处,清泉满注时。

暗香披拂外,细细觉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竹子与梅花结为朋友,没有竹子梅花就不完整。
把竹筒保留老节,折断树枝以保持稀疏的形态。
在安静的窗户边初次安置它,每当清泉满溢时就为它注水。
它的香气在户外悄悄弥漫,只有微风轻轻吹过才能察觉。

注释

竹:竹子。
梅:梅花。
宜:适宜,适合。
筒:竹筒。
老节:老竹的节疤。
疏枝:稀疏的树枝。
静牖:安静的窗户。
初安处:初次放置的位置。
清泉:清澈的泉水。
满注时:满水的时候。
暗香:清淡的香气。
觉: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抒情。

"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 这两句诗强调了竹和梅间的相依关系,如同朋友一般,彼此不可分离。这既反映了竹梅并茂的景象,也寓意着人际关系中的互补与依存。

"截筒存老节,折树冻疏枝。"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细节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截取竹筒,保留其本来的质朴;折去梅枝,但仍保持其疏朗的姿态。这表明诗人对于物品的处理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中事物原始状态的尊重。

"静牖初安处,清泉满注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场景。在一个幽静的地方,诗人找到了一份初步的平静与安逸;清泉如织,充盈而不喧,这是对心灵深处的一种抚慰。

"暗香披拂外,细细觉风吹。" 这两句则捕捉了梅花散发的淡雅香气和微妙的自然之声。诗人用“暗香”来形容梅花的香气,不张扬却又不失芬芳;“细细觉风吹”则是对周遭环境中最细微声音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整首诗通过对竹、梅和清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从而构建出一幅充满哲思的意境画卷。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游女次韵

丽人春游相百十,此风长沙云旧习。

绮罗映肌白玉鲜,珠翠压鬓乌云湿。

借地持杯递呼唤,笑指花枝时小立。

晚风忽遣柳棉飞,竹径梅亭巧穿入。

恼乱游人归不去,使我樽中无以给。

谁念朝来丘陇间,纸钱吹落无人拾。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齐云

閒云无定在,为问齐不齐。

风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

宽虚快舒啸,领览时杖藜。

南城块苏耳,扰扰人自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忘归

端能来作栖霞侣,从他浮世悲今古。

翻怜春色满天台,刘阮掉头留不住。

形式: 七言绝句

官舍梅树

东风慰寂寞,花到阶前树。

一枝花十馀,一树枝四五。

妙处在不多,酴醾更屏护。

半开半未开,十分好态度。

去年初来时,爱此当庭户。

便指为红梅,试问何以故。

入檐一枝低,偃亚复数处。

有是好风骨,他木安敢许。

逮至腊前后,梅开不择所。

此独未有芽,春信来何暮。

时著手摩挲,切勿为文具。

相劳虽无酒,典衣吾有取。

因循及初春,椒萼才可数。

怂恿荷微暖,红英忽然吐。

惊喜出不料,绕玩遂成屡。

赪颊人共怜,惭颜我自误。

著眼未分明,殆须捲帘顾。

昔尝笑北人,浑作杏花睹。

认桃无绿叶,吾不事斯语。

吾本待以梅,恨不辨红素。

见花乃识花,康节应笑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