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惭疏拙百无能,下板长行粥饭僧。
岂谓因缘有侥倖,千斤担子若为胜。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珍的作品,名为《偈三十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自惭疏拙百无能",他承认自己才能有限,感到自己在世间诸多事务上都显得笨拙无能。"下板长行粥饭僧"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过着简朴的斋戒生活,每日仅以粥饭度日,行走于木板铺成的道路上。
接着,诗人通过反问"岂谓因缘有侥倖",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质疑,暗示自己的成就并非出于侥幸,而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千斤担子若为胜"则以重担比喻人生的艰难,表示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或责任,也决心要承担下来,寻求超越。
整首诗体现了禅宗的谦逊与坚韧精神,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不详
十里松溪到上流,断崖千尺泻龙湫。
谁言尊者心无著,冷眼长年看不休。
蔡居士,昔也恁么来,今也恁么去。
今昔两无殊,去来拟何处。
住住,明明百草头,明明无生路。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
青春已去,朱夏斯临。放下横肩楖?,宴坐古佛丛林。
荆山之璞不须觅,赤水之珠何用寻。
纵饶寻觅得,失却本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