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左锡璇的《酬外子凤阳道中寄书》描绘了榆树和竹子的形象,寓言生命有限和世间无常。榆树阴沉,竹子坚韧,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对比。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盈亏无常,同时感念朋友在远方的关怀,读书时心生感动,却因思虑过多而无法安心吃饭。他忧虑道路遥远,风尘仆仆,表达了对友人独自在外奔波的关切。
诗中“网罗满天地,群动何时息”揭示了世事纷扰,众生皆在世间奔波劳碌,难以停歇。诗人的情绪如同悲伤循环,与友人音信渺茫,只能期待长风能带去他的安慰,化解心中的愁结。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