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夏夜听雨,用白石体

玉簟润生,莲檠光掩,凉声惊破残睡。

未秋先送爽,入耳烦歊洗。檐花定知暗坠。

又芭蕉、傍阶敲碎。

坐久添衣,吟阑迟漏,谁解寂寥意。西窗语,归期未。

早长安倦旅,今旧情异。竹山词笔老,更减中年矣。

香沈梦醒凄迷候,念当日、南皮瓜李。

偏不待,金风便、消魂此际。

形式:

鉴赏

这首《玲珑四犯·夏夜听雨》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一首词,以白石体为蓝本,描绘了夏夜听雨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哲思。

词的开篇“玉簟润生,莲檠光掩,凉声惊破残睡”,以“玉簟”、“莲檠”描绘出夏日夜晚的清凉与静谧,凉爽的声音打破了原本的沉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下来,“未秋先送爽,入耳烦歊洗”进一步强调了夏夜的清爽,仿佛能洗净心中的烦躁,让人感到身心的舒畅。

“檐花定知暗坠。又芭蕉、傍阶敲碎。”通过“檐花”和“芭蕉”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夏夜雨滴的轻盈与节奏感,仿佛雨点在轻轻敲打,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接着,“坐久添衣,吟阑迟漏,谁解寂寥意”则表达了长时间静坐的感受,随着夜深人静,时间的流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逐渐涌现,但这种情感却难以言表。

“西窗语,归期未。早长安倦旅,今旧情异。”这一段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西窗下的对话,未定的归期,以及对往昔情感的回忆,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竹山词笔老,更减中年矣。香沈梦醒凄迷候,念当日、南皮瓜李。偏不待,金风便、消魂此际。”通过对比“竹山词笔”与“中年”的变化,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当下情感的珍惜。词的结尾“偏不待,金风便、消魂此际”,则以对即将到来的秋风的预感,暗示了对当前情感的留恋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对夏夜听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宁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情感、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题叶遐庵选词图,用屯田体

江关淹赋笔。正月照梅边,伴客横笛。

一代风花,待付何人评骘。珧窗烟乍寂。

话坛坫、鹭鸥分席。试记取,弦外音传,梦湘瑶瑟。

作者几薪积。问柳思周情,了了心得。

环燕谁憎,兰佩幽芬同袭。诗龛尘境隔。

对淞岸、暮潮如雪。尊畔惜。鲈脍秋怀,目送南翼。

形式:

蕙兰芳引.为傅沅叔题万历本薛涛诗

春滟锦江,想红砑、断笺诗幅。

对节府香莲,名侣唱酬倦续。

椠铅送老,翠袖冷、终虚金屋。

比断肠集剩,细与燃脂编录。

洗墨池荒,精刊传秘,古蠹犹馥。

便增色琅嬛,绦锦艳题旧目。峨眉遭际,到今感触。

看等閒、红粉告身盈握。

形式:

玲珑四犯.题顾太清画杏花,用清真韵。画为道光丁酉八月作,太素题诗云:追忆南山,野渡杏花。太清自题燕归梁一阕,见东海渔歌

天女遗香,似丈室缤纷,重睹芳艳。

倚日熏霞,何处映红人脸。

容易万感逢秋,听雨旧情零乱。正绣帷、物候惊换。

偏忆冶春亲见。玉叉频展深杯荐。

漫评量、黛浓脂茜。枝头燕子都如客,愁对看花眼。

凭问俊笔内家,剩故纸、春魂一点。

又凤城落照,池馆寂,繁华散。

形式:

安平乐慢.辛未元日,和万俟词隐

剩雪檐梅,新烟院柳,屠苏一盏生香。

朝正仗杳,赐酺欢停,云际苑树空望。

九陌喧阗,见尘摊宫制,采侣蛮妆。映掩棘驼旁。

依然不负韶光。

尽过眼青春,满头白发,离乱身惯他乡。

寥落金吾禁,酒旗戏鼓更逢场。

羽换宫移,浑忘却、花飞絮忙。

只东风、年年有约,埽愁仍发诗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