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为友人蔡伯世所作的和韵之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又不为世俗所染的赞赏,以及对这种高尚品德的自信和肯定。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扫地焚香可能是清晨或晚间的一种修行方式,而诗人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曲肱饮水”则是一种简约至极的生活形态,表达了一种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淡泊。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以及面对生命晚景时,对佛法修行的一种向往与执着。这里的“癯”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不为世事所扰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则可能是在描写一种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世态的某种不满与超脱之情。这里的“白帝”可能指的是秋天的白云或是某种自然现象,而“真漫浪”表达了一种自然无拘的美感;“时人无用便题舆”则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人们对于诗文创作的功利观念,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文学才华和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赏、个人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与世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