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斋閒眺》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在斋中眺望远方的景象。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句“碧草清秋丽”,以“碧草”和“清秋”两个意象开篇,点明了季节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丽”字则赋予了景色以美感,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斋居思渺然”一句,将视角从外景转向内心,表达了诗人身处斋居之中,思绪飘渺、悠远的状态。这种内心的空灵与外界的静谧相映成趣,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远山催落日,白水净寒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远山与落日的交融,白水与寒天的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的“催”字,赋予了落日以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故国风烟满,荒原独鹤还”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故国的风烟满眼,荒原上一只孤鹤的归来,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鹤,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洁、脱俗的象征,这里通过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当凌倒影,飞锡问真玄”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超越现实,凌驾于倒影之上,借助飞锡(僧侣行脚的工具)去探寻宇宙的真理。这两句充满了哲理意味,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秋斋閒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