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意诗(其八)平沙落雁

秋水渺无际,天空扬远音。

芦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

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

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梁的《琴意诗·其八·平沙落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秋夜景象。"秋水渺无际"展现出宽广的江面,秋水连天,给人以辽阔之感;"天空扬远音"则暗示着远处传来雁鸣之声,增添了空间的深远和寂静。"芦花一片月"描绘了芦苇丛中洒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冷寂而神秘的氛围。

"寂寂寒江深"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江水的寒冷,"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通过雁群的飞翔与落下,刻画了它们在月色下的生动动态,既有孤独的哀鸣,又有群体的迁徙。"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则描绘了微风吹过,带走了雁鸣,使得整个树林都充满了萧瑟之声,增添了秋天的凄清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雁鸣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琴声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理解,寓情于景,展现了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13)

张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意诗(其九)潇湘水云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

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

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

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

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沈。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

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

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挟仙游

登三清,眺八极,仙人待我白榆侧。

气鸿濛,光翕欻,五城十二楼,逍遥在咫尺。

乘罡风,谒帝宫,博桑鸡鸣海日红。

三青鸟,云外绕,王母锡宴会琼岛。

嘤如吹玉笙,莫是董双成。

铿若拨琅璈,得非王子登。

江上鼓瑟逢湘灵,二十五弦凄以清。

踏歌踏歌蓝采和,一脚徒跣一脚靴,长板拍罢归大罗。

日为魂,月为魄,皓然方寸中,天地原不隔。

周游六合任胸臆。跨龙腰,骑凤翼,迈千龄,才一息。

形式: 古风

简郭梅豁乞竹

为爱浮筠覆药栏,肯烧玉版佐朝餐。

南湖杜若香同瘦,西郭荼蘼月共寒。

问字客来阴作席,抱琴人至箨为冠。

奚童草就平安报,日日柴门一探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过临平山

朝从西湖来,衣上柳花碧。

举棹百里中,两头见山色。

山光近复远,不觉日将夕。

水际上渔人,烟中语山客。

明发下滩行,遥遥径微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