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花》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联“流浪飞尘作住乡,梦时苦弱醒时狂”以“流浪飞尘”比喻杨花随风飘散,既无定所,又似有所归,表达了杨花既漂泊又渴望安定的矛盾心理。同时,“梦时苦弱醒时狂”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暗示了杨花在梦境中或许找到了短暂的安宁,而在清醒时却又被现实的狂风所困扰,形象地展现了其脆弱与挣扎。
颔联“未应倚病看风转,不那横桡唱水香”进一步深化了杨花的形象。前句“未应倚病看风转”意味着即使在风雨交加中,杨花也不愿依靠病态或软弱来寻求保护,而是选择独立面对,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后句“不那横桡唱水香”则以杨花在水中摇曳的姿态,象征其在逆境中依然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传递出一种虽处困境却仍能保持自我价值和美好品质的信息。
颈联“三月人间多怨笛,大江鸦影有斜阳”将视角转向人间,通过“三月人间多怨笛”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因季节更替、生活变迁而产生的哀愁情绪,与杨花的飘零形成呼应。而“大江鸦影有斜阳”则以壮阔的江面和夕阳下的乌鸦影子,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王孙车马天涯路,楚驿吴关去正长”以“王孙车马天涯路”象征着远方的旅人,他们或许正行走在漫长而遥远的路上,与杨花的飘散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而“楚驿吴关去正长”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杨花》一诗通过对杨花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坚韧与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