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流浪飞尘作住乡,梦时苦弱醒时狂。

未应倚病看风转,不那横桡唱水香。

三月人间多怨笛,大江鸦影有斜阳。

王孙车马天涯路,楚驿吴关去正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杨花》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联“流浪飞尘作住乡,梦时苦弱醒时狂”以“流浪飞尘”比喻杨花随风飘散,既无定所,又似有所归,表达了杨花既漂泊又渴望安定的矛盾心理。同时,“梦时苦弱醒时狂”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暗示了杨花在梦境中或许找到了短暂的安宁,而在清醒时却又被现实的狂风所困扰,形象地展现了其脆弱与挣扎。

颔联“未应倚病看风转,不那横桡唱水香”进一步深化了杨花的形象。前句“未应倚病看风转”意味着即使在风雨交加中,杨花也不愿依靠病态或软弱来寻求保护,而是选择独立面对,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后句“不那横桡唱水香”则以杨花在水中摇曳的姿态,象征其在逆境中依然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传递出一种虽处困境却仍能保持自我价值和美好品质的信息。

颈联“三月人间多怨笛,大江鸦影有斜阳”将视角转向人间,通过“三月人间多怨笛”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因季节更替、生活变迁而产生的哀愁情绪,与杨花的飘零形成呼应。而“大江鸦影有斜阳”则以壮阔的江面和夕阳下的乌鸦影子,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王孙车马天涯路,楚驿吴关去正长”以“王孙车马天涯路”象征着远方的旅人,他们或许正行走在漫长而遥远的路上,与杨花的飘散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而“楚驿吴关去正长”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杨花》一诗通过对杨花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坚韧与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古意

红药妆慵青杏孕,暗雨难瞒夜鹃听。

灯唇玉虫含灺光,借作朝晖慰春病。

贮人深恨楼最深,深心苦向深樽沈。

隔帘山眉惨凝黛,下使大江横怨阴。

子夜罗裳变商拍,枉乞烟丝系兰魄。

屏风三重镜一尺,东西鸳鸯花界画,天上人间苦多夕。

形式: 古风

感怀四章与佘明经梅(其一)

万萍扰雨两鸥驯,假息三时阅九春。

修襮少游誇厕社,偃锄老隐得比邻。

天梁不试安驱马,花国谁容握?人?

檗口蓬颐无肉相,入廛畏与醉屠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感怀四章与佘明经梅(其二)

江堞樯旗晚对楼,柳花泼槛媚梳头。

条风荡路禽言絮,远溽蒸田麦气幽。

静盼可娱身得止,灵怀无梏梦何仇?

哝哝几辈趋时网,那识含华绝景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怀四章与佘明经梅(其三)

玉完新隶左仙班,未要观河感皱颜。

绮夜莺花中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

事防垩壁留形蒂,手肯抟云作妙鬘。

天问九歌犹诡谲,汉风唐雅例除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