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篯铿孙子有仙才,云引箫声起凤台。
紫绮应从天上织,绿罗新向月中裁。
良宵绛蜡银屏暖,吉日琼筵画障开。
金榜巍科见先兆,早将词赋献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彭伯埙新婚的盛况与喜庆氛围。诗人以“篯铿孙子有仙才”开篇,巧妙地将彭伯埙比作具有仙人才华的人物,预示着他的非凡之处。接着,“云引箫声起凤台”,运用浪漫的意象,描述了箫声如云般飘渺,仿佛引领着凤凰飞舞于高台之上,营造出一种祥瑞与欢腾的场景。
“紫绮应从天上织,绿罗新向月中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婚礼的华美与神圣。紫绮和绿罗,分别象征着高贵与生机,从天际与月宫中精心裁剪,寓意着新人的美好未来与纯洁爱情。接下来,“良宵绛蜡银屏暖,吉日琼筵画障开”描绘了婚礼之夜的温馨与隆重,红烛映照,银屏温暖,琼筵盛宴,画障开启,展现出一场精心筹备的盛大庆典。
最后,“金榜巍科见先兆,早将词赋献蓬莱”表达了对彭伯埙才华的肯定与期待,暗示他未来的成就如同金榜题名,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能在文学领域留下佳作,如同向仙境蓬莱献上词赋一般,充满诗意与理想色彩。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新婚的喜悦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憧憬。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腊月频闻殷殷雷,荒村昼雨似浮埃。
石潭骤起蛟龙蛰,松谷遥惊鹳鹤回。
覆垄荠菘青更嫩,出墙梅李白争开。
虽愁瘴疠乘时作,先喜春从天上来。
山翁自爱缊袍宽,白发尤宜制鹖冠。
蓬巷三年贫不病,竹书一箧老仍看。
䲭鸦乱噪丹枫晚,鸾凤稀来翠柏寒。
渺渺江湖交友绝,空闻渤海沸狂澜。
楚邦才子燕台客,万里还山复出山。
江汉总归沧海里,方蓬遥在白云间。
将趋金马陈三策,却从楼船定八蛮。
远道应能念林叟,年年秋草映柴关。
吴山尽处越山多,尚想经行野景和。
朝旭射岩晴卧鹿,春泉落沼响惊鹅。
山人看竹敲门入,溪女如花荡桨过。
千里东游何日再,镜湖明月醉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