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秋晓》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日的画面。首句“鸡唱秋窗白”以鸡鸣声唤醒了秋日的清晨,窗户透出明亮的白色,展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接下来的“萧无一榻虚”则暗示了室内空旷,只有萧瑟的气氛。
“开门残月在”写出门外,月亮尚未完全落下,残月映照,增添了夜色未尽的寂寥。诗人接着通过“梳发晓钟余”描绘自己在清晨的日常,梳头时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晨钟声,显示出生活的平淡与规律。
“未得如鸿鹄,终羞作蠹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感慨,他渴望像鸿鹄那样自由翱翔,但自知无法实现,只能感到羞愧,如同书虫一样困于书斋,无所作为。
最后两句“此生吾已矣,落魄老樵渔”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只能过着落魄的樵夫渔夫般的生活,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晓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