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色琼梳两不分,镜奁都作月波纹。
水晶帘子风微卷,一树梨花一朵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清雅的画面。诗人以"玉色琼梳"起笔,暗示梳妆工具的珍贵和女子肌肤的细腻,仿佛连梳子都与美玉无异,两者浑然一体。接下来的"镜奁都作月波纹",通过比喻,将镜子表面的光泽比作月光下的水波,形象地展现了镜子的明亮和静谧,也烘托出女子梳妆时如梦如幻的氛围。
"水晶帘子风微卷"进一步增添了空间的透明感和动态,轻轻的风吹动水晶帘,如同梨花在微风中摇曳,这种动态美与前文静态的梳妆形成对比,使得画面生动起来。最后,"一树梨花一朵云"以绝美的意象收尾,将女子比作梨花,既写出她的洁白无瑕,又借梨花的飘逸轻盈,象征着她的纯洁和灵动,仿佛她就是一朵随风起舞的云,令人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梳头词》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梳妆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欣赏。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浓香五百朵齐开,绣阁分移到玉台。
自是芳心工选择,更逢仙手善栽培。
晚风劝插高堂鬓,馀雪从教满案堆。
闻道城南秋水婢,寄书翻为索花来。
五尺轻绡曳佩琚,天然清水出芙蕖。
人缘倾国光常敛,仙亦宜家俗自除。
旷世一空脂粉黛,中闺三绝画诗书。
若将玉尺量才子,正恐相如愧不如。
最好无情最苦情,思量百恨总情生。
恩深要断他人宠,痴绝求坚隔世盟。
月为速圆翻易缺,风才微顺又兼横。
閒阶一缕沾泥絮,曾向楼头赴蝶轻。
弹彻峨眉响雪琴,三生石上少知音。
一双仙佩殷勤下,十里桃花曲折深。
授我神方皆上口,负他鬼谤亦甘心。
酬恩剩有琼瑰泪,洒作秋空片片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