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壁水溶溶漾碧漪。桥门清晓驻鸾旗。
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莪诗。
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清雅的画面,湖水荡漾着绿色涟漪,桥门在朝阳下显得宁静,皇家仪仗队的鸾旗在此驻留。诗人以“三千儒服”象征众多学者,他们如同鸳鸯和鹭鸟聚集,显示出学术氛围的浓厚。十万兵马装备犀利,象征着国家的强大防御力量,其中的虎与貔貅寓示勇猛之气。
接下来,词人提到春日里穿着轻便的服装参加祭祀活动,结束后受到四方人士的赞扬,因为他们吟咏着赞美教育的诗歌。这表达了对熙宁、元丰年间教育政策的肯定,认为这些措施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优秀的人才如夔龙凤池中的杰出人物般汇聚一堂。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场景和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宋代的文治武功和教育成就,展现了作者对于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不详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金碧觚棱斗极边。集英深殿听胪传。
齐开雉扇双分影,不动金炉一喷烟。
红锦地,碧罗天。升平楼上语喧喧。
依稀曾听钧天奏,耳冷人间四十年。
洛水西来泛绿波。北瞻丹阙正嵯峨。
先皇秘聿无人解,圣子神孙果众多。
民物阜,岁时和。帝居不用壮山河。
卜年卜世过周室,亿万斯年入咏歌。
万国梯航贺太平。天人协赞甚分明。
两阶羽舞三苗格,九鼎神金一铸成。
仙鹤唳,玉芝生。包茅三脊已充庭。
翠华脉脉东封事,日观云深万仞青。
数骑飞尘入凤城。朔方诸部奏河清。
圜扉木索频年静,大晟箫韶九奏成。
流协气,溢欢声。更将何事卜升平。
天颜不禁都人看,许近黄金辇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