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僧归温州》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离开灵鹫峰,返回温州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上人灵鹫峰头客,归去秋风雁宕南”,以“上人”称呼僧人,点明其身份,同时描绘了僧人站在灵鹫峰头,即将踏上归途的场景。秋风起,雁宕山南,既渲染了季节氛围,也暗示了僧人归途的遥远与艰辛。
颔联“山沃谢公行处屐,洞留觉祖去时龛”,通过“谢公”和“觉祖”的典故,赞美了僧人行走过的山林洞穴,以及留下足迹的历史痕迹。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之路的敬仰,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颈联“海汀潮白秋波乱,陇树天青夕照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日落图。海潮涌动,秋水泛白,夕阳映照下的树木呈现出一片深邃的青色。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僧人即将离开的环境的深情告别。
尾联“莫怪题诗重相忆,频年有约寄黄柑”,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不舍之情。虽然僧人即将远行,但诗人承诺会通过题诗来表达思念,并期待未来能通过寄送黄柑的方式,延续这份友情。这一句既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归途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