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桥前巧匠剪春罗,桥上亭亭景物和。
明夜元宵一团玉,连波还解似金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桥前巧匠剪春罗"一句,勾勒出匠人在桥前的精细劳作,他们似乎在用春天的轻纱织就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这不仅展示了匠人的技艺,更象征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桥上亭亭景物和"则描绘了桥上的宁静与和谐,"亭亭"二字传达出一种小巧精致之感,似乎在这里,每一处景观都被精心布置,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到了"明夜元宵一团玉",诗人的笔触转向月夜,"元宵"指的是中秋节,这里用"一团玉"形容明月,既表达了月亮如玉般纯洁无暇,也描绘出一个圆满和谐的意境。
最后"连波还解似金波"则是对水波的细腻刻画。这里的"连波"可能指的是桥下的流水,而"还解"则暗示着波光在月光下闪耀,宛如金色的波浪,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动态美,更赋予其一种金属般的坚硬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和夜晚月色、水波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不易觉察到的美好所做出的艺术提炼。
不详
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
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一卧龙。
夕照斜阳柳外鸦,杏园衰谢野人家。
欲寻春色无寻处,尽在桥边野草花。
百仞崖边有此桥,地平路稳玉骢骄。
惠而知政今如此,拈起桥名问国侨。
忆昨慈恩登绝顶,今朝眼界更分明。
飞檐高泻银河水,隔岸遥传宝铎声。
翥凤呈辉看欲下,浔龙露角望尤勍。
凌风好向蓬莱去,一片香云绕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