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烟霞曾是踏诸峰,翻作清歌笑玉钟。

几代孙经桃坞隔,千年坛忆华山逢。

美才方赴鸣驺召,逸兴何由税驾从。

我亦江乡成阻阔,西风归意浩然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邓慎思共同回忆往昔游历山川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烟霞曾是踏诸峰”,开篇即以“烟霞”二字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的壮丽景象,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游历足迹。接着,“翻作清歌笑玉钟”一句,将自然界的美景比作清脆悦耳的歌声,与玉钟相映成趣,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几代孙经桃坞隔,千年坛忆华山逢”两句,通过时间跨度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桃坞、华山等地名的提及,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美才方赴鸣驺召,逸兴何由税驾从”两句,转而表达对当前忙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生活的向往。美才,指才华出众之人;鸣驺,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队,这里借指繁忙的工作或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流露出对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之情。

最后,“我亦江乡成阻阔,西风归意浩然浓”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江乡,泛指家乡或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西风,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归家的季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他乡,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家的渴望,西风的吹拂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浓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

余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曹子方呈邓张晁蔡

可畏日轮如赤釜,赖有群仙司下土。

稍从寥廓涌浓云,旋向尘埃洒甘雨。

松萝既女更施泽,山木欲童俄得乳。

马牛暂息要途劳,鱼鳖顿舒炎海苦。

野鹳那虚屋上鸣,穴狸不缪山中语。

清风岂假白羽摇,轻汗宁沾翠绡舞。

已怜爽气满襟袖,更喜馀霞照庭户。

后朝便足阅英才,为指帡幪设千俎。

形式: 古风

次韵天启戏为禅句之作

一片木柴投向釜,不是知音色如土。

道途谩用运三车,根性终然资一雨。

相逢倘获个中人,涓滴何辞北驴乳。

善才童子天质奇,抛官远遁修行苦。

果向北山曾遇人,便解捐书寻一语。

而今脱却七斤衫,相见山山惟作舞。

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

莫愁客至将何待,困有眠床饥有俎。

形式: 古风

次韵赠无咎学士

毗陵城如金斗方,往事历历那能忘。

相逢童子佩兰芳,秀发人指谁家郎。

未几重见突而长,即今不觉秋蓬苍。

戏笑岂复为儿狂,追昔宓子初登堂。

辞锋峭拔森刀枪,器识沉远包氐羌。

阳秋宁肯露否臧,有子游学先聚粮。

相将百里陟岵冈,邂逅一挹坐僧床。

大辩倾注如无旁,天马方谓先骞骧。

观鱼谁复驻濠隍,瓜期受代垂趋装。

当路奏牍交称扬,行将超擢奄云亡。

坐令志气不得偿,传家岂诧钱一囊。

诸儿经行名州乡,挟书继踵诸父行。

旋见天衢飞骕骦,论治直要超周商。

术卑效浅笑杜房,况是亨运遭兴王。

致君绍祖邦家光,何止追考归焚黄。

邃庭朝露明芸香,异书满阁秋气凉。

咏歌间成随豆觞,读之如欲凌云翔。

暂近大手离未央,□□□□□□望。

挈箧来寄深闺霜,宾兴贤能视文章。

尊尚周孔麾韩庄,搜奇殆有通夕忙。

英游疑动聚星祥,我归复翳环堵墙。

世味已能如饮浆,羲皇上人琴一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龙南玉石岩

万石结丛林,萦回鸟道深。

山高云漠漠,洞古绿阴阴。

壁拥虬龙篆,崖悬钟鼓音。

不须愁日暮,胜景且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