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天晓

清晓潮初过,西风猎弊裘。

肯为贫士地,偏觉老人愁。

蟋蟀声弥急,梧桐色渐愁。

残星馀几点,吾独倚吾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晨潮水刚刚退去,西风吹过使我旧衣单薄。
这地方若是贫士居所,我这老者更觉忧愁倍增。
蟋蟀的叫声越发急促,梧桐树的颜色也似乎带着哀愁。
夜空中残留的星辰只有几点,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

注释

清晓:清晨。
潮:潮水。
初过:刚刚退去。
西风:秋风。
弊裘:破旧的皮衣。
肯:愿意。
贫士地:贫寒之人的居所。
偏觉:特别感到。
老人:老者。
蟋蟀声:蟋蟀鸣叫。
弥急:越发急促。
梧桐色:梧桐叶的颜色。
渐愁:似乎带着哀愁。
残星:剩余的星星。
馀几点:只有几点。
吾独:只有我。
倚:倚靠。
楼:高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潮水刚过,西风吹拂着已有些破旧的衣裳。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意为贫苦之士提供一片立足之地的情怀,但这种情感却让老人感到愁绪。蟋蟀的叫声显得迫切,而梧桐树的颜色也带上了些许忧郁。天边只剩下几点残星,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自己的楼上。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情感。清晨的寂静与蟋蟀的叫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急迫感,这可能是对于时事或个人境遇的一种隐喻。同时,老人之愁和贫士之思,则显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的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十日赵西湖携酒夜醒二更记事(其一)

社袄初穿暑气收,今朝五日过中秋。

隔湖我每思□□,□市公能顾小楼。

斗酒只鸡承厚意,扁舟匹马约閒游。

吾侪不与人间事,肯挂眉头一点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二十日赵西湖携酒夜醒二更记事(其二)

酒醒更深独倚楼,天清地静俯河流。

梧桐影转三更月,蟋蟀声催万象秋。

自古有生皆有死,即今无喜亦无忧。

更著四年当八十,我于人世复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其二)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

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其一)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