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兴六首(其二)

东归诏许省慈亲,瀛海西头问旧津。

宿麦穗馀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

平生酒慕苏门老,它日羹怜颍谷人。

闻道王师频报捷,中原今已息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的《归兴六首(其二)》,表达了诗人接到允许回家探望母亲的诏书后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乱平息的期盼。首句“东归诏许省慈亲”直接点出诗人因朝廷命令得以回家看望亲人,显示出亲情的深厚与朝廷的温情。接着,“瀛海西头问旧津”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时的情景,询问昔日的道路,流露出对故土的亲切感。

“宿麦穗馀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两句通过写实,展现了乡村生活景象,宿麦还未完全收割,可供人们食用,而枯杨皮则成为村民取火之材,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气息。诗人借此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人民的关怀。

“平生酒慕苏门老,它日羹怜颍谷人”一句,诗人以苏门老者和颖谷之人自比,表明自己一生喜好饮酒,对家乡的美食充满期待,也暗含了对乡邻淳朴人情的赞美。

最后,“闻道王师频报捷,中原今已息风尘”表达了诗人听到前线军队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安定的喜悦,希望战乱早日结束,中原大地恢复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又寄托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兴六首(其三)

镇日冲风起九河,沽潮东上不胜波。

云蒙日影当晡密,雨送雷声入夜多。

野史一书还夏五,客灯十载几连窝。

新凉却动江南思,卧看青山听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归兴六首(其四)

漕堤杨柳昔人功,六月清阴处处同。

东国共看归海水,南船方趁过淮风。

寻常民俗兵兴后,百万军储岁挽中。

我有瓣香何所致,礼官新祀宋司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归兴六首(其五)

舣棹来看治水碑,沙湾堤上蚤凉时。

汉防故迹嗟谁志,禹贡全书愧我师。

铁柱尚存尘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

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魏士华韵岳州道中

懒赋新诗记所经,谁欤能为我歌听。

日生凉色荒荒白,山露寒姿叠叠青。

晚席洗?分急水,夜船挝鼓视明星。

长沙有约君先到,何处登高倚草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