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寺

西峰云外寺,鸟道薜萝蟠。

水接花源远,山藏古殿寒。

石床閒听雨,野佩或纫兰。

莫怪栖迟久,南宫已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峰寺的幽静与古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水画卷。

首联“西峰云外寺,鸟道薜萝蟠”,开篇即展现出西峰寺的地理位置之高,仿佛位于云雾之上,只有鸟道蜿蜒曲折,藤蔓缠绕其间,隐秘而神秘。这里运用了“云外”、“鸟道”、“薜萝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水接花源远,山藏古殿寒”,进一步描绘了西峰寺周围的自然景观。溪水潺潺,与远处的花源相连,显得悠远而宁静;山峦之间,古殿隐藏其中,给人一种深邃而又寒冷的感觉。这两句通过“水接花源”和“山藏古殿”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颈联“石床閒听雨,野佩或纫兰”,转而描写寺内的情景。诗人坐在石床上,静静地聆听雨声,似乎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同时,他或许还佩戴着野兰,增添了几分自然的气息。这一联通过“石床”、“閒听雨”、“野佩”、“纫兰”等细节,展现了僧侣生活的闲适与淡泊。

尾联“莫怪栖迟久,南宫已挂冠”,表达了诗人对西峰寺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暗示自己在官场已经挂冠而去,选择在此地长久居住,享受清静的生活。这一联通过“莫怪”、“栖迟久”、“南宫”、“挂冠”等词语,透露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峰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逃避,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南秋思图

苍茫临极渚,眺望黯离愁。

湘南一叶下,始觉天地秋。

瑶草已云暮,碧云殊未休。

不见林中士,缄情投白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九日登临

不到寺已久,入门篱菊开。

山容带红叶,鸟迹遍苍苔。

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

惭非陶靖节,谁送一樽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月夜乘舟图

孤榜向何处,洞庭秋气多。

天寒风起夕,江静月沈波。

还辍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醉来迷去所,应恐犯星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同倪十宿洽公房

一入维摩室,逢人宿鹤群。

鸟惊春嶂月,花卧夜溪云。

漱齿发清讽,焚香了梵文。

泠然钟磬动,应得悟音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