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杂诗七首(其四)

三楚多秀士,善剑复闲辞。

陪銮一柱观,解佩七星池。

芳流戏绿芷,平路结青骊。

时进雄风赋,还承暮雨词。

弦歌未解已,原野动旌旗。秦师带百万,吴国安危。

夷陵既已毁,鄢城讵能支。

在昔承欢豫,联组荫光仪。

一朝陷兵气,王室忽如遗。

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蔡汝楠的《荆州杂诗七首(其四)》描绘了荆州地区才子们的文武兼备,以及他们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首句“三楚多秀士,善剑复闲辞”赞美了荆楚之地人才辈出,不仅剑术高超,且擅长辞令。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陪銮一柱观,解佩七星池”展现了他们参与宫廷活动的荣耀,以及在山水间游玩的闲适。

“芳流戏绿芷,平路结青骊”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交友情谊,骑着骏马游历,沿途欣赏自然风光。然而,诗中也暗示了战事的紧张,“时进雄风赋,还承暮雨词”,暗指他们虽有文采,但战争的阴霾不时笼罩。

“弦歌未解已,原野动旌旗”揭示了战事的紧迫,音乐声中仍能感受到战事的烽烟四起。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秦师带百万,吴国安危”,秦军的强大对比吴国的脆弱,预示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最后,诗人回顾了昔日的欢乐时光,而今“夷陵既已毁,鄢城讵能支”,昔日的繁华不再,鄢城难以抵挡敌军。他感叹“一朝陷兵气,王室忽如遗”,王权仿佛被抛弃,令人惋惜。结尾处,诗人发出感慨:“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对那些曾经的才子们未能深思熟虑国家大势表示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才子们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荆州地区的文人风采,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51)

蔡汝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荆州杂诗七首(其五)

故宅曲沱隈,荒烟南浦外。

岚气蒙重林,空江飘万籁。

远行自憭栗,适与悲愁会。

绪思既已兴,前忠复云迈。

宁惜凋蕙兰,言伤杂萧艾。

九辨且勿申,聊遣愁心泰。

形式: 古风

安陵春夕

乘舟竟绵泽,弭楫次齐关。

默听喧春鸟,晴看叠暮山。

曲洲饶秀树,别渚聚芳菅。

他乡时已茂,游人殊未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即事贻仪部皇甫员外

三稔别知己,一言殊未申。

谁谓同京邑,犹复阻风神。

松云含夙露,花日映游尘。

西曹有嘉树,怅隔南宫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退食园亭效韦刺史

崇朝署字罢,退食坐园庐。

春草阶下歇,夏花树底疏。

推窗玩幽鸟,汲水灌嘉蔬。

即此为邦处,亦似北山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