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雁》由明代诗人孟洋所作,通过对春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自由的向往。
首句“即怜鸿雁不相违”,开篇便以对鸿雁的怜爱之情引入,表达了对这些候鸟迁徙规律的尊重与理解。接着“每到青春见尔归”一句,点明了春雁每年春天回归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规律之美。
“独夜高鸣乘吹远,九霄联影入云微”两句,通过描绘春雁在夜晚高声鸣叫,其身影在九重天际与云层交织的景象,不仅展现了春雁迁徙时的壮观与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之情。
“上林羽猎终多事,北海风烟自可依”两句,借用了古代上林苑狩猎的典故,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将北海的风烟作为依傍,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最后,“矰缴虞罗满天下,此身那得共翻飞”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束缚与限制的不满,以及渴望与春雁一同飞翔,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春雁》一诗通过对春雁迁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