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木犀歌

山有木兮木有犀,其花长秋何皑皑。

灵芝三秀书上瑞,曾不及尔常芬菲。

初疑师文叩弦发清商,无射应律变四时。

又疑女夷司花窃天和,使尔枝格生妩媚。

物生根拨真自异,天情岂得为尔私。

蟾宫别种万万古,不与草木同凋萎。

安得灵风锵然驾鸾翼,与尔上结青云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四时木犀歌》以山中木犀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四季生长的景象,赞美了木犀的独特魅力。首句“山有木兮木有犀”,以山林中的木犀起兴,引出下文对其花朵的描绘。“其花长秋何皑皑”形容木犀在秋季盛开,洁白如雪,给人清新之感。

接着,诗人将木犀的灵芝比喻为吉祥的象征,感叹其芬芳远胜过寻常花卉。“初疑师文叩弦发清商,无射应律变四时”运用音乐和自然法则的意象,暗示木犀的花期随季节变换,如同乐曲的旋律转换。

“又疑女夷司花窃天和,使尔枝格生妩媚”借神话中的女夷掌管花开,赋予木犀以神秘的天赐之美,使其枝叶显得娇媚动人。诗人认为木犀的生命力源于自然而非人为,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想象乘风飞翔至月宫的仙鹤,表达对木犀永驻青春、不与草木一同凋零的赞美。“蟾宫别种万万古,不与草木同凋萎”是对此寓意的直接表达,而“安得灵风锵然驾鸾翼,与尔上结青云知”则寄寓了诗人对木犀高洁品质的向往和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木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生命永恒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升平曲濮乐閒赏灯席上作

歌升平,尔田多稼我庾盈。

姑苏台边灯作市,拦街小儿拜参星。

冰蚕作茧大如瓮,火鼠摛毫白成雪。

鲛人试手织轻绡,结束琉璃万明月。

月中五色花满围,交光相罗宝纹□。

□奴然炬夜不瞑,吹霞弄日摇春晖。

华屋煌煌耀深迥,龙脑浮香留藻井。

云母屏开火树花,水精帘泛金波影。

主人置酒清若渑,桃花扇底来娇应。

朝廷有道与民乐,制此一曲歌升平。

形式: 古风

种花吟

满园种花不种桑,野桑不入名花谱。

五陵豪家纨裤儿,快乐岂知蚕绩苦。

欢娱未足事已垂,富贵欺人年少去。

却携锄钁向桑间,满眼看花花不语。

君不见金谷荒凉梓泽空,春风锦障俱尘土。

悔不当时学种桑,尽遣歌姬作蚕妇。

形式: 古风

赠陆松隐

武陵刘郎花下歌,商雒黄公橘中乐。

隐居岂必巢云松,要在披襟有丘壑。

肘后长悬不老方,人间共爱长生药。

白发万丈吾何忧,可待流肪成琥珀。

形式: 古风

感怀

百年如舜华,览之不盈把。

胡为蜗角争,流血遍原野。

不闻楚王孙,风雷生叱咤。

哀哉帐中歌,美人双泣下。

吟诗故不恶,饮酒亦大雅。

得失可忘言,富贵天所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