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王氏瓶中水仙(其一)

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

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瓶中水仙为载体,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句“罗带无风翠自流”,运用拟人手法,将水仙比作翠绿的罗带,在无风的状态下自然流淌,形象地展现了水仙的生机与灵动。次句“晚寒微亸玉搔头”,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水仙在傍晚微寒中的姿态,仿佛轻轻低垂的玉簪,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水仙的柔美与高洁。

后两句“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九疑山和湘江,以及与之相关的湘妃、舜帝等传说人物,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哀愁。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无法见到遥远的苍梧山,也无法忘却心中的愁绪,如同湘江水一般绵延不绝。这种情感的寄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赋王氏瓶中水仙(其二)

新黄点额淡生春,日暮含颦故恼人。

老去陈王才力减,相看无那洛波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已而复取古梅一枝映带瓶中转益妍美(其一)

汉皋委佩碧琳琅,更着琼枝玉雪香。

大似孤山贫处士,寒泉配食水仙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已而复取古梅一枝映带瓶中转益妍美(其二)

㜕娟绰约并含羞,冰骨霜姿本一流。

今夜游仙千里梦,知他是洛是罗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喜雨

弱云将暝暗柴关,急雨萧然落坐间。

山鸟近人呼滑滑,春泉隔屋送潺潺。

小窗破睡茶瓯浅,别院生凉羽扇閒。

满目新诗题不得,登楼自看郭西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