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一)

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

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自从那次在檀溪边饮酒后,近年来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崎岖不平。
楼头夕阳下,人事已非,往昔的秋风中情景大变。
故乡的山色更加暗淡,昔日的柳树也多半荒凉。
想象中在草堂中,你一定深深忧虑时局,曾写过官军近日的捷报。

注释

檀溪:地名,可能指檀溪这个地方。
夷路:平坦的大路。
浸崎岖:逐渐变得崎岖。
楼头落日:夕阳西下。
人空老:人事变迁,人们都老去。
局面西风:秋风起,象征着时局变化。
事顿殊: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故国山容:故乡的山景。
黯淡:阴暗、凄凉。
旧时柳色:过去的柳树。
半荒芜:大部分荒废。
草堂:诗人或对方的居所。
忧时切:深切忧虑时事。
官军近捷:官军近日取得胜利。
无:没有写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檀溪畅饮的场景,感受到时光流转带来的沧桑巨变。"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酒和时间流逝的山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感慨。

"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则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孤寂图景,强调了时光带来的变化和孤独。

接下来的"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两句,通过对故乡山川和柳树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于家乡美好记忆与现实颓败之间的落差感。

最后,"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表达了诗人在草堂中思念故人的心情,以及对过去自己担任官职时期望能够迅速成功而未果的遗憾。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哀愁的情感,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映。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愿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若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丙戌春过梓潼即事

天公殊不间西东,物意人情处处同。

麦垄绿雏犹欠雨,花蹊红稚不禁风。

子规又唤天涯客,布谷还催田舍翁。

欲挽游丝网春住,归鞍催我又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代蜀总过沔宴制帅

皇天祚宋启真儒,手钥秦关镇蜀都。

方策有之伊吕偶,规模如此汉唐无。

军声劘刜归帷幄,王事驱驰在粟刍。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瑞麦歌怀安,三岐及六穗。

嘉祥不虚出,良以气和致。

人言一草木,华枯且为异。

况兹一曰食,有是三足记。

此邦今扶风,中兴号佳地。

去年岁千厄,众惧忧莫弭。

入春雨旸若,嘉验应期至。

贤侯政事师,其清一杯水。

孜孜布上德,念念在民事。

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

一麦露双颖,异世风同轨。

华黍续新雅,嘉禾继前瑞。

老夫卧陋巷,闻此跃而起。

一廛猥受滕,二天幸托冀。

谁谓大庆赉,俯亦及憔悴。

自今丰年兆,不苦力田匮。

当知太守心,根源自宫閟。

务丰且重谷,感召至兹类。

昔襦今五裤,千里共衣被。

相逢二三叟,相庆更相慰。

不图田里叹,转作讴歌喜。

酡颜溢乡老,欢声浃邻比。

馀波剩沾丐,罔功有馀愧。

摅毫颂公德,拜手及公赐。

长安咫尺天,政声转闻易。

嘉汝龚黄绩,宽予尧汤备。

归衮陈归禾,经纶展斯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