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游飞来寺》。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飞来寺的所见所感,以帝子(传说中的仙人)的典故开篇,暗示了寺庙的神秘与超凡。"短筇今见石堂开",诗人手持简陋的竹杖,眼前豁然开朗,石堂显现,体现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虚岩鸣磬潮音迥",空旷的山岩间回荡着悠扬的钟声,仿佛海潮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客路凭阑暮景催",诗人倚栏远眺,傍晚的景色催促着时光流逝,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旅途的匆忙。
"风雨光中珠殿出,藤萝阴里玉环来",在风雨洗礼下,佛殿如明珠般在光影中显现,藤萝掩映处,似乎还有玉环般的佛像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
最后,诗人以"定心泉水悬千尺,为乞清泠露一杯"作结,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寺庙清泉甘露的向往,寓意洗涤心灵,寻求精神上的清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飞来寺的幽深禅意和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