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
集思广益,岂惟风月助清谈。
此联巧妙地运用了对仗与比喻,展现了主人翁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高雅情趣。上联“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中,“且住为佳”表达了对当下环境的满意与留恋,“何必园林穷胜事”则反问为何一定要追求园林中的极致美景,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与乐趣的重要性,倡导了一种不拘泥于形式,享受生活本质的美好态度。
下联“集思广益,岂惟风月助清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集思广益"强调了集体智慧的力量,鼓励人们在交流中共同进步,不仅限于文学艺术的探讨,更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岂惟风月助清谈"则以风月(自然美景)为例,说明美好的事物不仅能增添谈话的乐趣,更能激发人们的思考与灵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自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重视集体智慧的价值观。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佳处便为家,是邵子行窝,谢公别墅;
成功聊小憩,占圣湖千顷,明月三台。
不福星,真福星,即此一言,可为君寿;
已五十,又五十,请至百岁,再征吾文。
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陈同甫一流人物,如是如是;
醉吟旧诗几篇,闲尝新酒数盏,白香山六十岁时,仙乎仙乎。
白香山五十四官苏州,早见诗篇满吴郡;
范纯仁六月中赐生日,行看制草出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