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林廷选的《疏池》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池塘景象。首句“数亩荒塘草阁东”,开篇即点出地点,荒塘之上建有一座简陋的草阁,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次句“疏时恰与我相逢”,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疏”字,既指时间的稀疏,也暗含诗人与自然相遇的偶然与惊喜。
接着,“新涵坊署重重影,旧映云林面面峰”,这两句通过“新”与“旧”的对比,展现了池塘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象。新水中倒映着坊署的重重身影,旧日里则映照着云林的面面山峰,生动地描绘了池塘四季变换的景色,同时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永恒之美。
“莲自池中穿作藕,鱼因雨后化为龙”,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莲花与鱼儿赋予了生命,形象地描绘了池塘中的生物活动。莲花从池中生长,最终成为藕,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而鱼儿在雨后化为龙,则寓示着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凡的可能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捐躯莫报君恩重,还负垂纶倚水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法完全回报自然的恩赐,只能借钓鱼之乐,倚靠水边的松树,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探寻。